2023海纜園區規劃產業諮詢座談會
近年來政府及產業界提倡透過5G、AIoT、雲端的應用發展與數位轉型,皆奠基於完善的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欲提供可靠、高品質之網路資通訊服務不僅仰賴國內光纖網路,亦仰賴海纜網路串連國際數位通訊市場、引進國外網路及資料流量以實踐產業數位創新。為加速國際通訊海纜登陸我國,研究團隊建議以設置海纜園區作為推動方向,透過對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充實園區內基礎設施以供未來進駐廠商所用,希望藉此提升國際海纜登陸意願,亦促使國內陸鏈及資訊服務相關產業參進市場,發揮聚集經濟之效益。
本年度海纜園區規劃產業諮詢會議以我國科學園區及產業園區的管理運作模式作為基礎,側重探討海纜園區理想的管理模式與規章制度,並徵詢國際海纜業者的意見,期望海纜園區的整體規劃能符合產業界之需求,同時也汲取業者實務經驗,針對海纜網路建置在法規程序與使用管理面提出建言,方能協助政府完善海纜園區之配套措施。
在園區管理模式方面,座談會以園區法規、腹地、管理組織、補助、共同基金及公共設施共六項管理相關重點,配合推動產業的目標調整海纜園區規劃。多數業者認為應將商業成本與規模納入建置園區的首要考量,才有利於後續思考腹地、組織與補助規模等具體需求。換言之,政府雖有意以補助等方式輔助產業,但仍須考量海纜整體成本及海纜使用年限做更長遠的規劃。再者,海纜園區應將相關的陸鏈、電力產業納入考量;由於網路系統與電力的供應對海纜產業有極大影響,若未具備連接陸纜或電力資源的近便性亦難以吸引相關產業進駐。
在海纜申請設置許可的法規程序方面,業者皆同意應簡化現行海纜申設程序並縮短整體行政流程,才有利於商業投資的決策,進一步吸引更多國外海纜業者於我國投資。至於在園區使用管理方面,業者在補助、電力、陸鏈資源與人才培育上較有共識。政府若在海纜網路建置初期提供補助對於振興產業確實為有效幫助,但在整體海纜運作及維護上,有穩定的電力及充足、可供介接的陸鏈系統,以及受過專業培訓且有國際合作經驗的人才,才是能提升臺灣海纜產業競爭力、長遠維繫商業運作的要點。現行電力供給來源仍處於轉換階段,然而不穩定的供應狀況將不易維護網路服務品質;再加上長久以來陸鏈資源的匱乏,讓業者在維護海纜系統上需要支付更多成本,其沉重的資金壓力降低其對新系統的投資能力及意願。
整體而言,國際海纜業者認為以事前規劃基礎設施設置園區之立意良善,若能優先解決電力及陸鏈等長期存在的成本問題為前提進行海纜園區的建置,輔以補助、減稅及人才培育的政策協助,方能達成海纜園區的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之目標。
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