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互聯通訊安全講座-AI時代下海纜與IDC產業布局與安全指引|數位發展部 海纜與IDC產業政策推動資訊網

主意境區

活動成果
:::

互聯通訊安全講座-AI時代下海纜與IDC產業布局與安全指引

全球現有約 436 條海底電纜,超過 95% 的國際網路流量通過這些電纜傳輸,而臺灣作為四面環海的島國,更需仰賴海底電纜作為主要的國際聯繫方式。數位經濟和全球疫情推動了對網路傳輸的高度依賴,臺灣擁有強大的資訊通信設備製造能力,並且國際三大公有雲服務商(GoogleMicrosoftAmazon)已在臺灣投資,布局建設資料中心。

海纜作為資料中心 IDC(含雲端)產業的基礎設施,其安全性與IDC產業的布局息息相關,為增強相關產業業者對風險布局與安全評估的認知,於數位發展部(下稱「數發部」)之指導下,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於今(113)年926日假台北市政大公企中心舉辦「互聯通訊安全講座-AI時代下海纜與IDC產業布局與安全指引」。數發部闕河鳴次長於致詞時強調,數發部現正推動「海纜與網路之未來發展政策與安全防護計畫」,期促進海纜、IDC與電信產業鏈蓬勃發展,加速吸引國際業者來臺,讓臺灣成為印太地區國際資料傳輸的重要匯集節點及資料運籌中心。

擁有地理位置與科技實力的雙重優勢,臺灣可進一步成為通信海纜國際樞紐之一,但仍有諸多面向之風險須預先考量以俾利提升海纜與IDC服務之穩定性。本次活動聚焦探討三大面向:國際海纜和IDC產業的布局、我國產業鏈布局的風險考量以及相關安全評估指引,邀請多位海纜與IDC產業供應鏈專家與學者,各講者分享之內容摘述如下:

l  Keynote Speech:我國海纜安全防護之計畫執行與臺灣的優勢,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檢測暨網通技術組郭作麟主任分享「海纜與網路之未來發展政策與安全防護計畫」之計畫目標,說明期望藉由計畫之執行,推動我國在海纜與IDC產業競爭力,增強我國跨國骨幹通訊韌性,並推動縮短申設流程與提高透明度,且在應變措施和資源調度方面進行強化,以促進產業發展,使我國成為亞太通訊樞紐。

l  Keynote Speech:海纜及IDC產業布局風險與安全評估,由拓墣產業研究院劉容寧分析師分享海纜及IDC產業鏈中,國際市場主要由少數大廠主導,包含法國、美國、日本與中國業者,在投資上,海纜與IDC之投資因地緣政治、環境與資源等因素有所不同。我國因政策和人才優勢吸引雲端中心落地,但需持續關注與優化政策,與技術風險、供應鏈多元與穩定性等風險的挑戰。 

l  Session 1:國際布局-國際海纜、IDC與雲端產業鏈布局安全考量

n  「セキュリティの視野から見る海底ケーブルの諸課題と戦略的展開について」邀請SHIFT Inc. Senior Manager, Consulting之奧村文隆先生分享隨著海底電纜的重要性增加,日本在國際中扮演關鍵角色,且分享日本之法制政策。以及,Covid-19疫情推動政府雲需求增加,促使了日本政府與國際雲端業者合作,以及研擬主權雲端計畫,確保國家數據安全和控制權。奧村文隆--從安全角度看海底電纜問題及戰略發展 影片

n  「海纜與IDC布局的風險管理與安全最佳實踐」邀請澳洲電信的潘昱熙技術顧問分享海纜之低延遲、高可用性、多樣化路徑在現行終端之需求帶動產業發展,以及面臨海纜毀損風險時之應對措施以及提升維修量能之策略。

n  「國際海纜布局策略與風險考量」由大同大學資訊工程系包蒼龍教授分享海纜備援策略上應強化之方向,例如增強備援設計、多路徑和快速路由,避免依賴單一國家或地區,且須考量地質穩定性和自然災害風險,包教授亦分享實體維護、海纜維修船以及數據竊等風險面向之強化方向。包蒼龍教授--國際海纜布局策略與風險考量 影片

n  「完善IDC環境:IDC設置風險考量與安全措施建置」安排由數位通國際雲端事業處游明諺 IDC營運副總說明IDC在國際傳輸中的重要性,以及完善IDC環境與安全措施的必要性。網路安全方面,IDC可採用多層防護機制,以保障平台、網路和應用層的安全。數位通游明諺副總經理--完善IDC環境:IDC設置於國際資料傳輸的重要性與安全措施建置 影片

l  Session 2:風險考量-我國海纜、IDC與雲端產業鏈布局風險因素

n  「強化跨國海纜安全:安全法制研析」由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蔡季廷副教授分享我國在地緣政治背景下,海底電纜安全面臨的挑戰及法律上可強化之處,與強調政府法律修訂和行政管理的必要性。蔡教授並建議政府提出制定《海洋空間規劃法》、設立海纜保護區、建立海域一致系統,並加強國家安全審查和國際合作,以提升海纜安全管理的效能。

n  「風險考量:強韌 IDC、網際網路與聯手國際雲端產業鏈」由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李鑑政副總經理探討強化韌性網路之措施,李副總經理從點、線和面三個層面出發,說明IDC互為備援、光纖環路以及海纜合作之重要性。以及,IDC設計應注重抗震、冷卻和火災防護,且實施實體與資安雙重防護,同時亦強調IDC產業面對未來電力供應和綠能資源的挑戰。

n  「安全管理與預防策略:IDC與雲端產業弱點評估」主題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鄧惟中教授擔任講師,探討雲伺服器或IDC在遭受資安攻擊時之主要因素,包括誤配置、帳號與權限管理不當、錯誤配置和缺乏良好溝通,並提出了零信任架構和縱深防禦的互補性,提出採行微分段和下一代防火牆之安全策略。

n  焦點座談:由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研究企劃組陳志宇資深經理及Session 2講師,就調和統一跨國性海纜安全措施之有效協調、得進一步提升海纜安全性與穩定性之特殊策略與技術、與雲端與IDC企業就風險應採取之具體的管理和預防策略進行與談。

l  Session 3:安全指引-我國海纜、IDC與雲端產業安全評估指引

n  「網路訊息的交換及整合:海纜及5G雲端聯網中心建置暨安全管理」主題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李柏毅組長擔任講師,分享營運IDC必要條件,包括高效能運算和儲存、可靠安全性及可拓展性,並介紹國網中心之資料中心防護,以及未來強化國內網路的連接性及韌性之策略與目標,促使我國成為亞太數位樞紐並強化國家整體網路韌性。

n  「安全管控實踐:海纜與IDC安全事件因應和案例分享」邀請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羅志成副總經理就海纜與IDC之安全事件處理及韌性強化策略進行分享。除了強調海纜在國際通訊中的重要性和韌性,對於海纜的安全防護,探討海纜受損的各類因素,並強調對於高風險區域的特殊預防措施之重要性。羅副總經理也提及不同海纜站之間的多重備援機制可提高海纜韌性與可靠性,並依需求優先處理各種頻寬分配,確保重要服務不中斷。

n  「落實IDC與雲端資安管理:IDC與雲端技術策略整合」安排臺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吳漢章總經理擔任講師,說明臺灣之伺服器在全球的定位以及應強化之算力發展方向,雖算力主要用於訓練與推論模型,但需大量 GPU資源,即使臺灣現階段之算力供應充足,但仍將面臨高昂的算力成本高與有效利用,此為我國政府及企業需要考量以達保持永續發展之目標。台智雲吳漢章總經理--落實IDC與雲端資安管理:IDC與雲端技術策略整合 影片

n  焦點座談:由拓墣產業研究院楊杰總監及Session 3講師,共同探討海纜與IDC之規劃和部署所面臨最具挑戰性的安全風險、處理海纜與IDC的安全事件時最關鍵之步驟、以及有效落實資安管理之技術和策略。 

此次講座旨在通過實際案例交流,激盪出創新的想法和視角,以應對海纜與IDC產業的風險和安全挑戰,期盼透過活動的辦理,能促進國內數位產業發展之外,同時能提升我國國際通信網路的韌性與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