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纜園區規劃產業座談會
隨著5G垂直應用、智慧物聯網及雲端服務等數位服務產業興起,内容服務業者對國際頻寬的需求量大增,綜觀世界各國對於資料中心的建設,也可觀察出海纜產業聚落化發展的趨勢。資料中心的座落地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產業投資策略的變化,已不僅置於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影響業者建設資料中心之因素包括政府監管環境、稅收制度或其他節省成本等,例如內容、雲端應用程序與其他服務設置於鄰近終端用戶之位置,以提高運效率、降低遲延與減少陸鏈成本。
而國際上已陸續出現海纜登陸站與資料中心座落逐漸相鄰,形成關聯產業聚落化之趨勢。除了產業發展趨勢變動外,亦有國家以政策誘因鼓勵海纜業者於特定地點登陸,輔以既有業者轉換其海纜登陸站為中立海纜登陸站,供其他業者共站或使用基礎設施資源。
臺灣本身屬於海島型國家,對外通信聯繫十分仰賴與周遭海域的國際海纜系統連接,在土地方面擁有適宜建設海纜登陸站之腹地較為稀少,如能推動海纜園區的相關規劃,可有效縮短海纜登陸站、網路交換中心及資料中心間之距離,透過政府投入基礎建設、或是補助業者共同建設之方式,鼓勵國內外業者參與投資中立性海纜登陸站,或是鼓勵既有業者開放海纜登陸站讓其他業者進入,將可大幅減少進入國外業者欲開發臺灣市場之前置作業流程。無論對海纜業者或內容服務商,都將有效降低其陸纜銜接之建設成本,有助於提升臺灣海纜系統以及數位網路韌性,並帶動臺灣數位市場之發展。
本次海纜園區規劃產業座談會,針對設施面、政策面及市場與成本面三個面向業者探詢實務見解。在設施面部份,考量全球數位創新服務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換下,跨國資料傳輸與數據使用資源之需求持續大增,透過吸引國際海纜、資料中心與雲端業者進駐我國投資,擴張我國寬頻網路空間與連外能力,並藉由形塑海纜產業聚落化,降低各項設施間之連結距離與成本,預期將可大幅提升數據傳輸效率與滿足數據傳輸低遲延之產業使用需求。
於政策面上,由於各國目前出現的海纜產業聚落與園區之投資,除了少數國別為政府劃定區域供業者進駐外,多數國家多由產業發展所演進,而臺灣未來如需規劃海纜園區,則在滿足業者的需求之前提下,方有機會吸引業者投入。欲提升國際海纜相關產業登陸我國,則可依循國際推動登陸站中立性管理機制,降低非市場主導者進入我國市場之障礙,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將可大幅減少尋求互連接取之資源與時間,創造便捷與效率之市場進入管道。
最後於市場面上,目前針對未來可能規劃之海纜園區仍於討論形式階段,將來如建立起實體的海纜園區,除了海纜園區將需有完善之管理制度以確保專區的運作與資訊傳輸安全外,亦需考量各資料中心之業務型態及其用戶之產業類型,故就未來推動業者發展與未來媒合之角度為探討。
相關照片